MOP 280.00
本画册收录艺术家马若龙的大型绘画作品《喜红舰》及众多笔记本绘画作品。《喜红舰》格局宏大又蕴含细节,描绘了艺术家心中的乌托邦;笔记本绘画作品勾勒出艺术家多年来的创作脉络和心路历程,呈现艺术家的创作日常,让观众得以窥探其灵感来源。
MOP 80.00
《氹仔情怀续篇》主要介绍氹仔施督宪政街及飞能便度街的街貌变迁,作者以翔实的史料及珍贵的历史图片,配合大量访谈记录,讲述与两街店舖、庙宇、住宅相关的人与事,重现昔日氹仔的朴素生活及乡土风韵,为上世纪十至七十年代空白的氹仔民间史添上浓重的一笔。
MOP 98.00
《小城大梦——写给孩子的澳门故事》收录澳门及内地八位作家所着的儿童文学作品,通过讲述澳门少年儿童在学习、生活等方面的故事,把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串联成人们熟悉的日常生活。故事主题包括澳门回归、澳门世界遗产、港珠澳大桥、澳门国际龙舟赛、鱼行醉龙节、粤剧及凉茶等。该书定位於孩子的成长,将视角对准澳门生活的少年儿童,书写他们的所思所想,并以小见大,展现澳门人内在的文化自信,以及澳门自古至今为中华文化传承做出的努力与担当,为澳门及内地青少年读者展现真正的澳门魅力。
MOP 120.00
《乐善好施 - 高可宁与德成按》一书为暨南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副教授赵利峰所着。全书以史实为据、以通俗为文,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晚清民国时期澳门典当业的发展历程。
作者通过梳理该时期澳门当押业的相关文献史料,又以当时澳门当押业龙头“德成按”的创建及营运过程,及其创设人高可宁先生的事迹,向读者生动了介绍澳门当按押业的发展史,并将澳门典当业置於中国当时历史时空背景,澳门当押业的发展,可以说是中国典当业发展演变的历史缩影 。
MOP 120.00
《欧风遗踪 - 澳门圣若瑟修院与教堂》为暨南大学澳门研究院院长叶农教授所着。全书以史实为据、以通俗为文,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圣若瑟修院及教堂的建筑特色、创办的缘起变迁、办学期间的文化艺术活动,以及当时经学院所培养的澳门各界名人等,并於文末介绍了圣若瑟修院藏珍馆所藏的一批珍贵文物。全书附有多幅珍贵插图,让读者能快速及全面地了解圣若瑟修院与教堂的过去与现在。
MOP 210.00
本书接续2011年出版之《新世纪澳门华文剧场》,修订及增加2012至2018年的澳门演艺资料,分别从澳门剧场的整体环境改变、澳门剧团的发展与创新,以及澳门华文剧场专题研究三方面,对新世纪以来澳门华文戏剧的发展作深入浅出的分析及梳理,力求多角度展现澳门最新的剧场形态与现象,为澳门戏剧研究提供崭新的视野。
MOP 400.00
何多苓是中国当代最优秀的油画艺术家之一。是次“春风吹又生——何多苓艺术大展”展出何多苓在各个时期创作的48件/套素描和油画作品,包括2019年的新作。人们从中可管窥他艺术创作的发展轨迹,感受他那“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”的蓬勃艺术创造力。
MOP 900.00
清代帝后服饰文化集中呈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礼仪制度、宗教信仰与民间习俗。《一代昭度——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帝后服饰》为精装展览图录,收录相关展览全部展品图像,并附每件展品研究资料,同时收录故宫博物院专家针对清代帝后服饰所撰写研究论文。本书共分五部份:礼服、吉服、常服、行服.戎服和便服,共包含文物87件套。
MOP 150.00
第62期的“澳门研究”栏目主要介绍土生葡人美食;此外还有“历史编纂学”、“武术”及“民族植物学”三个栏目。
MOP 300.00
冼星海是中国近代音乐史上一位伟大的人民音乐家,他的遗物主要收藏於中国艺术研究院。为庆祝澳门回归二十周年,冼星海纪念馆借出冼星海遗物来澳展出。本书以中、葡、英三种文字,图文并茂介绍这批展品,包括冼星海的证件、日记、书信、手稿、小提琴和衣服等,藉此加深公众对冼星海生平及艺术成就的认识。